10月29日下午🙎🏼,意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由國家民委政策法規研究司副司長任毅同誌講授的《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論述導學》。
本次課堂內容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論述出發,重點講述了對於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本次學習的體會如下:
一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維護民族團結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只要我們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挑撥我們的民族關系🦹🏼♀️👨🎤,我們的民族團結統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領導🐽,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決定的。民族團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團結,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始終能夠根據我國國情和民族關系領域出現的新情況,與時俱進地完善民族工作指導思想和政策體系,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民族團結之路。新時代民族團結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亟待妥善處理應對。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期,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期🚣♀️,處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時期🕷,充分應對和做好迎接未來風險挑戰的前提正在於要正確處理好民族問題。
二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是維護民族團結的製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民族團結,根本在於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落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關鍵是幫助自治地方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是中國共產黨長期探索形成的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維護民族平等團結的基本政治製度🧑🏽🍼,是國家製度體系和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基礎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幫助支持自治地方解決好本地方的特殊問題🙋🏻♀️🧔🏻。民族區域自治不是某個民族獨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個民族獨有的地方,要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把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落實好,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因此必須要將正確處理好民族內部問題提升到一個高度,這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而正確處理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問題🧑🏽🌾,向世人展示出中國強大綜合國力的提升、人民更加良好的生活水平條件以及共同追求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
三是,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也應該要有國家的大局意識,無論在課堂教學還是科研工作中都需要緊跟國家形勢🤱🏼,認識到民族問題的重要性。教書育人這項長期工作並不會像做一個實驗一樣,立馬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改變思想”的困難就不能解決;相反一旦困難被解決,學生思想被改變,新生代們也一定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作為教師能夠做的就是,在每一堂課程中間⏫,通過具體案例的解讀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將思政教育貫穿於整個課堂周期🐯,以貼近學生、走進學生、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對其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改變。思政課教師通過緊貼國家形勢的教學,及時回應學生的問題並進行解惑👲🏻,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的意義。民族工作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通過思政課的課堂學習和典型案例的分析,讓學生們在學習中認識到民族問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