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7人, 45歲以上教師1人;30-45歲教師6人;副教授2人,講師5人;具有博士學歷的 3人🥷🏻,碩士學歷4人,在讀博士2人4️⃣。7名教師分別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研究能力,均能獨立承擔教學和研究任務🙇🏼♀️🧑🏽💻。
(一)原理教研室師資隊伍一覽表
姓名 | 職稱 | 畢業學校及院系 | 所學專業 | 最後學歷 |
閆虹玨 | 副教授 |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 中國哲學 | 哲學博士 |
楊蓮秀 | 副教授 |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系 | 經濟學 | 經濟學碩士 |
馬可 | 講師 | 南昌大學哲學系 | 中國哲學 | 哲學碩士 |
彭興偉 | 講師 | 復旦大學哲學系 | 西方哲學 | 哲學碩士 |
丁卓菁 | 講師 | 東華大學人文意昂哲學系 | 科技哲學 | 哲學碩士 |
馮潔 | 講師 |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 中國哲學 | 哲學博士 |
|
|
|
|
|
(二)課題組成員個人情況介紹
1、負責人閆虹玨
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哲學博士🏊♂️,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近五年主持和參與的教學研究課題
①“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校課程建設項目(2008.12-2010.4)🐋,項目負責人。
②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範疇的中國化進程與當代價值,校教材建設項目(2009.11-2011.11) ,項目負責人🛬👨🏼✈️。
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整合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研究, 校思研會重點研究課題(2010.4-12),項目負責人。
④基於新課程設置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上海市學校德育研究項目(2009.1-12)👩🏿🍼,課題組成員。
⑤突出實踐性,發揮實效性🙁,增強實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新體系的建構,校課程建設項目(2009.1-12),課題組成員。
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培養模式改革與建設”,校教學建設項目(2004.12-2006.12),課題組成員。
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校教學建設項目(2004.12-2006.12),課題組成員。
(2)近五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
①李大釗💮、毛澤東和鄧小平社會主義觀比較研究(2008.12-2010.12),校人文社科一般項目⌨️,項目負責人。
②20世紀社會思潮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邏輯走向(2005.12-2007.12),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課題⚠️🩷,項目負責人🧝♀️。
③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規律性問題研究🏊🏽♂️,教育部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2005.6-2006.12)🤾🏽♂️⚡️,課題組成員。
④民主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的實踐邏輯與歷史效應(2007.9-2009.7),上海市哲學社科規劃課題一般課題,課題組成員☠️。
⑤上海城鄉一體化過程中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對策研究(2009.5-8)🚥,上海市決策咨詢課題,課題組成員。
(3)近期公開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
①揭開神秘的面紗:論在普通高校開設宗教文化選修課程的必要性🏏,中國教育研究論壇,2007.8。
②在教學活動中體現真善美的追求,教育研究🖕🏿,2007.4🤼♂️。
③有教無類,教學相長,中國教育研究論壇,2008.9。
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活動中教學案例的應用及效果,科教文匯,2009.10。
⑤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合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研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教學活動為例,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177期。
(4)近期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
①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述評,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149期;
②回顧與反思——關於近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述評👯♀️,南京政治意昂學報,2006.5📩;
③商業賄賂行為的傳統成因🛌,上海企業🏋️♂️🐛,2006.10;
④20世紀初期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論戰,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
⑤從夷夏之辯到五族共和——現代民族主義觀念的形成過程,理論探討, 2008.4;
⑥儒家管理文化的特質及其當代價值,江海學刊第十三屆世界管理論壇曁東方管理論壇論文專輯🎖,2009.10;
⑦鄧小平社會主義觀探析,理論探討✉️,2009.12;
⑧從個別到一般💇🏼:中國經驗的理論升華——奠基時代:毛澤東1949年前的社會主義觀解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170期🎤。
⑨以德為先,德才兼備——傳統人才培養任用機製的基本特點及其現代價值,第十屆世界管理論壇曁第14屆東方管理論壇國際會議論文,2010年7月。
⑩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之域——鄧小平社會主義觀解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文集(2010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2010年11月。
(5)獲得的教學表彰:2004年9月被評為2004年度校優秀青年教師👩🏻🦲。
(6)獲得的學術研究表彰
①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課題“中華科學文化的現代彰揚”於2005年4月被確認為上海市科學技術成果(登記號👓:9312005R0428)🤸🏿♀️,排名第三🖕🏽。
②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課題“傳統倫理觀念與現代市場經濟的‘誠信’原則”於2005年4月被確認為上海市科學技術成果(登記號:9312005R0429),排名第二。
③校教學建設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培養模式改革與建設”於2004年10月獲意昂娱乐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二。
④校教學建設課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於2004年10月獲意昂娱乐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七👨🏽🔬。
⑤校教學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培養模式改革與建設”🤏🙎🏽,獲得2009年度校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二。
2🫰🏻、楊蓮秀
副教授,經濟學碩士🦶,2010年考取華東理工大學在職博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在國內重要刊物上已發表多篇研究論文。主持一項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和參與多項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如“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製度研究”)和兩項校教學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建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一項校教材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範疇的中國化進程與當代價值)👩💻,一項校思研會重點研究課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整合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研究)。
近期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有:
(1)改革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教育,提高當代大學生政治理論素質,理論探討🧜🏻♀️,2008.4🚵🏽。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的一些思考,理論探討,2009.12。
3、馬可
講師,哲學碩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在國內重要刊物上已發表論文數篇。主持一項校思研會重點研究課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整合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研究)以及校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李大釗🧑🏽🎨、毛澤東和鄧小平社會主義觀比較研究)🏌🏼♀️、校青年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創新的關系研究)🏨,參與一項校課程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一項校教材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範疇的中國化進程與當代價值)。
近期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有🧑🏻🎄:
(1)對松江新校區寢室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教育研究🚵,2005.2。
(2)高校寢室文化建設是學風建設的著力點,教育研究,2006.3🌟。
(3)淺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實效性問題✔️,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7🦜。
(4)寢室文化與高校學風建設⏱,理論導報👩🦳,2009.10。
(5)培養電子類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探索⛳️🧟,中國電力教育♣️🧲,2009.10🌷。
4、彭興偉
講師✦,哲學碩士,復旦大學哲學系。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榮獲2011年度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決賽二等獎🔂。2010年考取復旦大學哲學系在職博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在國內重要刊物上已發表論文數篇🧉,參與兩項校課程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建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一項校教材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範疇的中國化進程與當代價值),一項校思研會重點研究課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整合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研究)💂🏿♂️,一項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課題(20世紀社會思潮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邏輯走向)和一項校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李大釗📻、毛澤東和鄧小平社會主義觀比較研究)的研究🤓。主持過一項校青年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邏輯)。
近期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有🛋:以問題作為開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教育研究🪺,2009.2。
5、丁卓菁
講師🦫,哲學碩士🧗🏿♀️,2009年考取上海大學新聞系在職博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在國內重要刊物上已發表論文數篇,主持過校青年基金項目(網絡交往行為的倫理關系研究),參與一項校課程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一項校教材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範疇的中國化進程與當代價值)🤙🏿,一項校思研會重點研究課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整合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研究)😛。
近期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有🙋🏿♀️:網絡交往沖突略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6。
6🎐、馮潔
講師,哲學博士, 2009年6月進校,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在國內重要刊物上已發表多篇研究論文。主持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項目(基於文化機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核心概念分析)♗、校博士啟動基金項目(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核心概念的歷史脈絡和內在邏輯研究),參與一項校教學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一項校教材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範疇的中國化進程與當代價值)👩🏻🦼➡️,一項校思研會重點研究課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整合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研究)👰🏼。